来源:齐鲁网
齐鲁网·闪电新闻5月11日讯 昨天, 山东省16市初三毕业年级全部开学。而在此前的一段时间,学生的学业课程主要是在网上完成,这也意味着他们可以近距离接触手机。不少心智尚未成熟、自制力差的学生,忍受不了手机的诱惑,借着上网课之名,偷偷玩游戏,并在游戏上充值,少则几十块钱,多则上万,这可愁哭了家长。
这不5月初,德州的高女士本想着在家里闲来无事,正好在家里养几只羊,计划着把羊给养大了,再卖出去,可以赚一笔钱,没想到在付钱的时候就遇到了阻碍:“我当时想买几只羊,大概四、五千块钱吧。想通过微信转账过去,这一转账呢,余额显示不足,微信里仅剩下四千块钱,我需要五千块钱,钱根本不够。本来微信里大概还有1万6千块钱的,上回刚卖的麦子,赚了几千块钱,都存到到银行卡上了,怎么就不够了呢。”
卡里的钱突然少了约1万2千块钱,一大笔钱不翼而飞,这可吓坏了高女士,她赶紧去银行查账,这才发现是家里孩子偷偷给游戏充值了。“孩子平时在家里上网课,他逮着时间就拿着手机胡乱按着玩。谁天天在家盯着他,都上田地去了。”马先生对于自己侄子的行为很是无奈:“老实说,我们大人也是疏忽了。但他一个小孩,现在才11岁,什么都不知道,对这个钱没什么概念。整天拿着妈妈的手机上课,微信又跟银行卡捆绑在一起,可能是在他妈微信转账的时候看到的密码,就十来多天,不到半个月,就充了将近1万2千块钱。幸亏发现地早,要是晚些的话,这1万6千块钱都被他充没了。”
从账单上可以发现,高女士的孩子小群自4月22日起,就开始给他的游戏充值,最高充值数额一次就648元。他总共为两个游戏充钱,分别是腾讯公司的穿越火线和英雄互娱公司的创造与魔法。
目前这两家公司都已受理高女士请求退钱的诉求。其中腾讯公司表示将以关怀金的形式返还。而英雄互娱公司则处在受理中,尚未回复。
高女士的孩子小群今年11岁,属于未成年人。在2017年5月1日,文化部印发的《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》就明确表示自2017年5月1日后,每款网络游戏都应要求玩家使用有效身份证件来注册或验证。那么这两款游戏是否都需要实名认证呢?
为此,闪电新闻记者专门下载了这两款游戏。其中腾讯公司的穿越火线用户首次登陆仅需要QQ或微信授权即可登录进去,并未发现实名认证的通道。
而游戏主界面显示的《腾讯游戏许可及服务协议》,在第8条未成年人保护中,则明确规定需要通过实名身份等信息验证用户是否是未成年人。
在此之前,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和平精英、王者荣耀等7家网络游戏企业开展了集体公开约谈。腾讯控股(00700.HK)表示,腾讯已完成手游的实名认证工作,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的《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》要求,将于今年7月前全面完成游戏时长、消费限额等技术改造。
至于英雄互娱公司的创造与魔法游戏,闪电新闻记者在下载游戏后,发现用户首次登陆则需要进行实名认证,否则无法正常玩游戏。实名认证的方法有三种:验证身份证、验证银行卡、验证港/澳/台/军人等证件。
目前,未成年人为游戏充值的事件很是普遍,这一现象背后,不光是家长的疏忽,也有游戏平台及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力。对于家长,在这个年纪,应教育好孩子,让孩子养成正确的金钱观,消费观。平常孩子上网课的时候,多关注孩子的手机使用情况。对于游戏平台,应落实好相关部门颁布的对未成年人有关规定,严格实施实名认证。对于网络监管部门,应加强游戏产业监管,定期抽查游戏产业,及时查漏补缺,真正做到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,促进网络娱乐行业健康发展。
闪电新闻记者 吴丽兰 报道
文章来源:中国经济网
相关新闻